-
天津南站免費停車場將遷移擴大
從西青區獲悉,隨着高鐵、地鐵客流量增大,非機動車免費停車場已趨于飽和,時而出現非機動車外溢的情況發生。爲更好方便市民出行,南站站區辦近期將天津南站自行車免費停車場遷移擴大,並建設相應的照明設施,以解決非機動車停車場的存放環境。(天津北方網) ...
-
合肥南站停車收費執行新規 連停累計24小時不超過100元
鑒于合肥南站停車場收費舊標准到期,市物價局對該站停車收費標准給出最新批複。新標准調低單日停車最高收費,無論大小車輛連續停放累計24小時收費不超過100元,比過去停車一天最高收費143元的標准有所降低。 根據新標准,車輛進入合肥南站停車場不超過15分鍾免收停車費,小型車15分鍾後至首小時收5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首小時後每半小時加收3元(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大型車15分鍾後至首小時收10元(不足1小時按1小時計),首小時後每半小時加收5元(不足半小時按半小時計)。小型車和大型車連續停放累計24小時收費不超過100元;連續停放超過24小時的,超過部分按上述...
-
南昌市出台“以獎代補”政策緩解城區停車難
記者昨日從市財政局了解到,日前我市出台了《南昌市城區停車場建設項目“以獎代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停車場建設運營,緩解城區“停車難”。 獎補資金由市、區兩級財政按1:1比例籌集 據了解,《辦法》中的“以獎代補”資金是指市、區兩級財政爲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公共停車場而設的專項補助資金。獎補資金由市、區兩級財政按1:1比例籌集,實施範圍爲東湖區、西湖區、青山湖區、青雲譜區,獎補對象爲2016年-2020年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公共停車場的企業,對社會資本與財政資金共同投資建設的,按社會資本占投資...
-
南昌9月1日起實施差別化停車收費
車子停在沿江北大道1小時多少錢,停在雙港西大街又是多少錢?9月1日起,南昌開始實施新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政策。根據該政策,我市實行差別化停車服務收費政策,推行不同區域、不同位置、不同時段停車服務差別收費。 停車15分鍾內免收停車費 記者了解到,新的收費政策適用于南昌市市區(含開發區、新區),新建區在新的收費政策框架內參照執行。摩托車及非機動車停放收費標准維持不變,即摩托車停放2元/次,電動車停放1元/次,自行車停放0.5元/次。 按照新的收費政策,同一區域停車設施,區分停車設施所在位置、停車時段等,按照“路內高于路外、立體高于地面、擁堵時段高于空閑時段...
-
樂山中心城區新建12個停車場
“開車出門5分鍾,停車要轉上10多分鍾,真是傷腦筋!”隨着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樂山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突顯,停車位緊缺加之被人爲圈占,導致停車位的周轉率非常低,停車更是難上加難。 機械停車樓 順城街、演武街、鼓樓街、陽光廣場、樂山市人民醫院,規劃新建機械停車樓。 地下停車場 樂山廣場、樂山師範學院成人教育學院,規劃新建地下停車場。 地面停車場 鹤翔路、裏仁街、鳳凰路北段、致江路、白塔街,規劃新建地面停車場。 ...
-
甯波咪表停車開啓“掌上時代”
“以前最麻煩的是要下車刷卡,而且只能刷泊車卡。現在手機端也能操作,通過微信即可完成支付,方便多了。”昨日,在天一商圈初次體驗咪表停車升級版的周女士頗感意外。從最初的泊車卡到現在的手機端,通過升級、更新,小小的咪表將智慧城市建設體現得淋漓盡致。 據了解,新版智能咪表最大的亮點是實現了手機端的付費功能。停靠咪表泊位時,車主只要關注“甯波市政管理”微信公衆號,進入“微停車”界面,按照界面上的流程指引,便可在手機端完成停車、支付等一系列操作。數據顯示,自微信支付功能上線以來,車主使用微信支付咪表停車費用的比例逐步提高,目前已超過咪表停車總量的24%,微信支付已逐漸成爲咪表停車付費的主...
-
青島悄試水共享停車位 通過移動平台分時出租
繼網絡約車、共享單車、共享汽車之後,“共享停車”也來了。近來,島城多個小區試水共享停車,一些個人將專有停車位對外開放,並通過移動互聯網平台進行分時出租,既增加收益,也方便他人。不過,業界人士認爲,這一新模式要想發展壯大,還需要政府和社會進行多方統籌。 下載APP找到共享車位 市民魏先生在連雲港路的7080廣場上班,停車難成爲一個長久難題。前幾天,他的一名朋友推薦某款共享停車APP。他使用這款軟件,在附近的華仁·歐典商苑小區停車場找了日常的停車位。 該小區物業負責人劉先生表示,上個月起,該小區和某款共享停車APP合作,引進了智能系統,目前,...
-
智慧停車領域 專利侵權第一案 將于近期審理
8月21日消息,近兩年備受資本追捧的智慧停車領域競爭激烈硝煙起,智慧停車運營商“喜泊客”起訴“ETCP停車”專利侵權一案被曝已被上海知識產權法庭受理立案,近期將開庭審理,這也是智慧交通領域專利侵權第一案。 資料顯示,喜泊客成立于2009年,總部設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是中國最早的實時停車信息數據服務商。成立于2012年的“ETCP停車”,總部設立在北京,其官方介紹爲”一家運營電子支付停車費的互聯網企業”。 智慧停車無疑正在改變人們的停車方式,但同時,行業也處于激烈競爭期。從2015年開始,智慧停車行業迎來爆發式發展,200多家企業蜂擁入...
-
南通港匣區推行生態停車場 破解停車難問題
今年以來,港閘區積極踐行“綠色、生態、環保”理念,着力建設綠色生態停車場,不但解決了停車問題,也有美化環境的功能,可謂“一舉兩得”,讓停車的市民都有了一份別樣的“綠色心情”。如今,這樣的生態停車場還被當地百姓誉爲“水泥上的綠色花園”。作爲港閘區2017年的民生工程之一,今年港閘要建成3處生態停車場,新增停車位三百多個。 停車難,難停車,日益成爲各地市民的痛點。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轎車進入尋常人家,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停車場的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老百姓去醫院就醫、到商場購物,都爲尋找一個停車位轉來繞去。順應百姓呼聲、滿足城鄉居民的需求,增建停車場,成爲各地政府每年...
-
上海停車位面臨巨大缺口 居住類停車位缺口達84.9萬個
時段性道路停車泊位是上海道路停車管理的一項輔助措施,本市停車位面臨巨大缺口,已成爲社會各方高度關注的民生難題。昨天,勞動報記者從上海市人大執法檢查組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居住類停車位缺口達84.9萬個。 市人大由薛潮副主任帶隊開展了道交條例執法檢查,此次專題調研“時段性道路停車泊位規劃設置”。據了解,截至今年6月,全市共有道路停車場2069處,泊位7.9萬個,其中2017年新增居民區夜間道路停車場67處,設置停車泊位2372個。來自市交通委的統計顯示,市區共有各類小客車停車泊位118.1萬個。其中居住類66.4萬個,非居住類46.7萬個。居住類停車缺口84.9萬個,非居住類停車...
-
長春市首座全自動停車場年內投入使用
去停車場停車,不用自己找車位,只要將車停在電梯間,之後車輛便自己找車位停車,這種場景原來只出現在科幻電影裏,如今,立體智能停車場即將在長春市出現。16日記者了解到,長春紅樓立體停車場預計將于11月30日竣工,今年年底前,市民就可以感受智能停車的方便了。 143個停車泊位年內投入使用 在二道區東盛大街與吉林大路交會處附近停車是個難題,因此,我市規劃了可容納140余輛車停放的紅樓立體停車場項目。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東盛大街與安樂路交會處西北角的停車場。這個規劃用地面積4040平方米的停車場內,規劃了停車泊位143個,地上1層、地下2層,爲全...
-
北京與上海 哪座城市車主將率先告別停車難?
隨着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堵車煩、停車難成了典型的“城市病”,各地政府都在抓緊時間進行治理。其中,北京、上海作爲中國經濟的橋頭堡,同時也是汽車保有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哪座城市將率先消滅停車老大難呢? 一、搶車位難度系數:上海車主更“苦命” 根據今年發布的《2016停車行業發展白皮書》,2016年北京市汽車保有量548萬輛,但停車場只有6674個,停車位193萬個,平均每2.84輛車分享一個車位,車位缺口355萬個。 雖然機動車保有量只有322萬,還不到北京的六成,但登記在案的停車場僅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