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下停車場地形複雜如迷宮
停車場裏轉了好幾圈,就是找不到自己的車,在地下停車場,這樣的“尴尬”經常碰到。連日來,記者探訪本市多家商場發現,不少地下停車場分區多、地形複雜如迷宮,車位導向標識不清,給市民帶來不少麻煩。 找車花了近20分鍾 上周六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朝陽區颐堤港商業中心地下停車場, 這裏共分爲P1、P2兩層,由于是和周邊的酒店及寫字樓共用一個停車場,停車場的面積不小,目測每一層都有兩個足球場大。整個停車場被劃分爲8個分區,每個分區分別用英文字母A至H命名,周邊的牆壁和立柱也用不同顔色做了區分,停車位上也寫上了標號,但即便如此,找不到車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這是P2層...
-
“共享車位”是停車資源的“公約數”
核心城區寸土寸金,又多老舊小區,“停車難”是居民最常遇到的問題。記者6月17日從北京市西城區了解到,西城區各街道將建立可用停車資源“台賬”,整合機關單位可停車資源,並在此基礎上規劃新增車位和共享車位,鼓勵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帶頭提供可供共享的車位並推廣共享停車。作爲西城區最早的試點,德勝街道今年可提供499個共享車位。(6月18日《新京報》) 停車難已成爲城市的通病,當然,大城市“病”得更重。而在停車矛盾中,既有絕對矛盾——停車需求遠遠大于停車位的供給,比如,僅北京西城區停車位目前就缺口近9萬個;也有相對矛盾,即一些私人車位、專屬車位、社區車位、機關單位的內部...
-
厲害!東莞企業自主研發停車機器人,還有一項國際專利
由東莞松靈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停車機器人,目前各項技術參數已通過國家相關部門認證和檢測,計劃打造一個基于4.0智能停車機器人應用的智慧停車場試點。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可移動的“鋼鐵侠”,就是東莞松靈機器人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智能停車機器人,也是國內首款不需要輔助支架的車輛搬運機器人。這個“鋼鐵侠”能把動辄數噸的汽車輕松移動,而且動作靈,巧絲毫不亞于任何一個從事車輛搬運的熟練技術操作員。它采用了獨特的機械臂設計,淘汰了原有的輔助支架,能夠直接從地面將車輛裝載,免除了所有地面建設工作,大大減少了建設時間和成本。同時,還提高了停車場的空間利用率。 企業負責人魏基棟:“...
-
荊州首個智能停車公園開建,超美效果圖首曝
上面是公園,下面是停車場,規劃380個停車泊位,采用全智能化管理系統。12日上午,由市城投公司投資建設的荊州首個智能停車公園——九龍渊停車場公園項目正式開工奠基,計劃工期爲7個月。 荊州城投公司總經理馬林武介紹,九龍渊停車公園項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42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5700平方米。 “地上部分規劃建設爲具有親水性、休閑性、公共性、人文性的市民休閑娱樂濱水公園,地下部分則利用原有地塊落差建設兩層自走式地下停車場及配套服務用房。”隨着馬林武的介紹,一幅美麗畫卷徐徐展開,“公園內設置有荷塘基地、水上森林、栈道看台、連續慢道等,屆時市民、遊客漫步于荷塘栈道,...
-
開車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車位了嗎?
開車出行的你,今天找到停車位了嗎?社會不斷發展,私家車的數量也在每天以驚人的數字增長,讓大家最頭疼的事情莫過于停車,停車難在很多城市表現得較爲嚴重。城市停車難的問題症結糾結到底在哪裏呢? ...
-
沈陽北站周邊免費停車占比過半 停車位周轉次數增加
5月31日沈陽“智慧停車”系統試運行,北站金融商貿區的嘉賓街、北站一路、團結路等路段的571個路內停車資源率先接入智慧停車管理平台。半個月以來,試點地區總停車數已達33408車次,其中免費停車18556車次,占55.5%;北站一路部分路段車位最高周轉已達5次/日,團結路部分車位也達3次/日,北站試點地區單個車位日均周轉2.96次/日。 目前,沈陽城市路內停車泊位和政府投資停車場等政府公共停車資源的停車泊位,正在進行智能化改造中,共計劃有6萬個路內停車泊位被納入智慧停車平台,預計在年底前實現全市域的智慧停車。 昨日一大早,市民王先生開車去...
-
西城鼓勵機關單位帶頭共享停車
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西城區落實“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解決居民區停車難問題工作部署會上獲悉,各街道將建立可用停車資源台賬,在此基礎上,西城區規劃新增車位和共享車位,鼓勵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帶頭推廣共享停車。作爲西城區最早的試點,德勝街道今年可提供499個共享車位。 西城區目前停車位缺口近9萬個,供需矛盾突出。爲此西城區通過開展黨建引領,解決“停車難”這塊硬骨頭。根據工作方案,該項工作由區委組織部、區委社會工委和區城管委牽頭,園林、規劃、交管等多部門參與。其中,各街道建立可用停車資源台賬,並把設立停車場納入疏解整治後騰退空間利用規劃,各社區則建立小區內車位供需台...
-
6個車位的面積建“塔庫”可停100輛車
建設公共停車位,緩解市民停車難,從2015年到2018年,我市連續4年將其納入政府“十件實事”。12日,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舉辦“我是武漢好聲音”第十一期“聚焦新增停車位建設”活動,規劃部門呼籲,爲進一步緩解市民停車難,學校、機關等應充分利用自有用地,建設停車泊位尤其是節地、高效、綠色的智能機械車庫,並對外開放。 此次活動在位于江漢北路的民航酒店智能停車庫外舉行,該停車庫高達52米,共26層,可停放100輛小車。長江日報記者看到,該停車庫有兩個入口,司機將車開進任一入口後,便可下車離開。通過監控可以看到,通過機械動作,小車就像坐電梯一樣被送至空車位。待司機回來取車時,小車通過機械...
-
武義1143個停車泊位 實現智能收費管理
看誘導屏就知道附近有無空車位,車輛從駛入到駛離由系統自動計時,停車費用支付方式多樣化……近日,武義縣城區智慧停車管理系統投入使用。 自大調研開展以來,武義對停車問題凸顯的10余條道路展開深入調研,其中包含2014年開始運行的1000多個人工收費車位。 在前期調研基礎上,該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着手建設“智慧停車項目”。系統試運行近兩個月,日平均停車次數達1萬次以上,泊位占用率55.12%,泊位周轉率從4次/天增加到9次/天,道路停車資源的使用率大幅提升。大數據管理平台提升了服務效率,防止人工計時、收費誤差,有效避免收費員和車主之間的糾紛,還能制止亂收費行爲。 ...
-
自動駕駛汽車是不是該讓司機考個駕照?
一位華裔蘋果工程師不久前在加州山景城駕駛特斯拉Model X發生車禍喪生。該及时新聞被大家所關注的點,並不是司機蘋果工程師身份。據外媒報道,特斯拉表示,根據行車器記錄,事前系統曾提醒司機重新操控車輛,但其本人事故發生前的最後幾秒鍾,司機沒有刹車,也沒有采取措施避免撞車的行動。責任方面,這位黃姓華裔司機要個人承擔。據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回應,礙于現行法條規定,他們只能對特斯拉提出安全建議。 雖然這件事發生在美國,但要知道特斯拉旗下Model S和Model X車型也在國內有銷售,此前自動駕駛在國內也發生過車禍致死事故(邯郸特斯拉車主高某某)。雖然在特斯拉中國官網的宣傳頁...
-
鄭州年內試點智慧停車管理平台 將來收停車費的要從管理員變成APP
2017年,鄭州市機動車保有量378萬余輛,機動車駕駛人399萬余人。目前這一數值還在增長,可是城市建成區面積有限,停車位想要同步跟上卻是難上加難。怎麽辦? 昨天上午,鄭州市政府召開及时新聞發布會,解讀鄭州市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發布】 停車亂收費現象 有望被這個“黑科技”破局 按計劃,2018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萬個,完成智慧停車管理平台的試點建設和鄭州智能停車 APP的研發工作;2019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4萬個;2020年,新增公共停車泊位3萬個。 鄭州市城管局市政公用工程建設管...
-
從價值投資角度 簡析智慧停車收益來源
隨着城市機動車輛急劇增長,相應引起了城市交通流量激增,又加着目前城市硬件配套建設的不完善,因此造成城市交通道路的嚴重擁堵;另一方面,機動車輛的增加導致原有停車位供不應求而導致車輛的停放不規範,進一步也導致交通的擁堵。最終導致城市停車越來越難。 鑒于此,建設智慧停車場是解決機動車輛增加帶來停車難的一系列問題比較好的辦法,近些年來我國各城市也爲此做了措施,特別是智慧停車場的建設。 智慧停車場建設中重要的是收益的來源。收益來源直接關系到停車場項目是否能融到資金來進行後續的建設、運營,由此,我們就來看看智慧停車都能有哪些收入? 一、車輛設備服務收入 ...





